6月30日下午,淇县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,认真学习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发〔2021〕19号)文件精神,局长马学周做了详细解读,并就抓好贯彻落实做了具体部署。
会议认为,《指导意见》灵魂是“科学”,针对当前国土绿化中日益突出的“在哪种”、“种什么”、“怎么种”、“怎么管”等问题,《指导意见》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谋划,明确提出,坚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;坚持因地制宜、适地适绿;合理利用水资源,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,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。这些要求对于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是今后指导国土绿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,全体自然资源部门同志务必认真学习,深入领会,坚决贯彻。
会议针对制约我县科学绿化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,围绕“在哪种”、“种什么”、“怎么种”、“怎么管”等四个主题,对今后国土绿化工作做了具体部署。一是关于在哪里种。要基于国土“三调”结果和国土空间规划做好国土绿化专项规划,要将我县平原区的农田道路、农村的四旁、西部山区的四荒作为主要的绿化空间;二是关于造什么。会议指出我县近年来降水接近半干旱地区,且水资源分布不均,必须做到以水定绿,宜乔则乔,宜灌则灌,宜草则草;在树种选择上要乡土化、多样化,重现乡土绿被,审慎使用外来树种和草种;三是关于怎么造。结合我县实际,继续坚持“封、飞、造”相结合的造林方式;要认真编制作业设计,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把关,真正把科学绿化的要求,通过作业设计落实落地。四是关于怎么管。对新造林地要封山育林,保证它的成活率;对中幼林要加强管护,建立完善养护管护制度和投入机制,保证它的成林率;同时,加大森林抚育和退化林的修复力度,实现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。
会后,各股室分别进行了学习和讨论,就本股室如何贯彻落实《指导意见》和会议要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