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林员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前哨、感知森林资源变化的最直接的触角,在保护森林资源中起到举足若轻的作用。为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,推进林长制落到实处,2月11日上午,淇县召开2022年度生态护林员培训会,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、相关乡镇主管副镇长及全县39名护林员参加。
近年来,淇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,全面推行林长制,积极探索发展护林员制度。一是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县、乡、村三级林长体系。明确各级林长制职责,将护林员制度作为推进林长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,由上到下形成部门各负其责、齐抓共管、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。二是明确护林员选聘条件。聘请当地热爱自然资源工作,遵纪守法,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,并且熟悉村情、林情和民情,能够做到在群众中树立威信,敢于制止各种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的村民担任护林员;对护林员实行聘任制,聘任期一年,表现优秀的可续聘。三是提高护林员整体素质。在护林防火紧要期间,对全体护林员开展年度培训,培训内容包括《森林法》、《公益林管理办法》、《护林员管理办法》等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及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,全面提升护林员管护能力。四是强化护林员工作职责。护林员协助县自然资源局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、火灾扑救、灾情调查、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,及时报告火情或疫情;同时开展本辖区内自然资源动态巡查工作,对非法占地、非法开采、破坏耕地等自然资源违法行为要第一时间发现、制止、上报。五是严格奖惩制度。对于勇于制止破坏自然资源资源行为的,在公益林营造、抚育、监测等工作中成绩突出的,扑救森林火灾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、拯救和保护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中有突出成绩表现的,给予500元奖励;对乱砍滥伐、乱捕滥猎、乱征滥占、非法占地、破坏耕地等行为不制止、不报告的,对非法盗采矿产资源不制止、不报告的,发现1次警告,2次罚款500元,3次直接辞退解除合同。